〈三唔與三不〉
陳海揚委任執事
在我們的屬靈生命中,常常會遇到神的呼召,邀請我們參與教會的各樣事奉,這是神恩典的延伸,讓我們有機會用生命回應祂的愛。然而,當被邀請成為執事、敬拜隊成員、主日學老師、崇拜等等的崗位時,心中難免湧現「唔得」、「唔識」、「唔想」的聲音。這些念頭雖然常見,卻成為我們事奉路上的絆腳石。神深知我們的軟弱,祂溫柔地呼喚我們,從這三個「唔」走向三個「不」,幫助我們明白怎樣在信心中成長,更深地跟隨祂,一生忠心事奉。讓我們的人生因著順服和委身,彰顯神的大能和恩典。 從「唔得」到「不否定自己」 「唔得」是許多信徒拒絕事奉的第一句話,常因著自我懷疑,覺得自己沒有能力,害怕失敗。摩西在呼召初期,也說自己口拙不能言(出埃及記4:10),但神對摩西說:「誰造人的口?誰使人口啞、耳聾、目明、眼瞎呢?豈不是我耶和華嗎?現在去吧,我必賜你口才,指教你所當說的話。」(出埃及記4:11-12)神必加力量和能力給祂所呼召的人。保羅也提醒我們:「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。」(腓立比書4:13)我們不用否定自己,因為神的恩典讓我們有能力成就祂的旨意。願弟兄姊妹不再以「我唔得」為由退縮,而是懷著信心、不否定自己地說「我願意嘗試」,讓神在軟弱中顯得完全。 從「唔識」到「不閒懶度日」 「唔識」使我們不敢跨出腳步,害怕自己做不好,因此猶豫不前。但聖經教導我們「殷勤,不可懶惰,要心裡火熱,常常服事主。」(羅馬書12:11)事奉的能力不是天賦的,而是需要學習和操練的。主耶穌也用比喻告訴我們,良善忠心的僕人會因為每日勤奮而得主喜悅(馬太福音25:21)。弟兄姊妹們,不要怕「唔識」,因為教會是一個屬靈的家庭,是一個學習共同體,我們願意事奉的話,有許多屬靈長輩、同工、同伴陪伴支持。不要讓「唔識」成為懶惰的藉口,反而要以勤奮和謙卑的心態,在主裡不斷成長,這是對神呼召最美好的回應。 從「唔想」到「不忘記主恩」 「唔想」往往來自心靈疲倦、或被私欲蒙蔽,忽略了神的恩典,導致缺乏動力。保羅在提醒:「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,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?」(哥林多前書3:16)我們被神揀選,蒙恩得救,應當存感恩的心,活出對主的忠誠。愛是事奉的根基,「我們愛,因為神先愛我們。」(約翰壹書4:19)當我們深刻體會主的恩慈,心中自然燃起回應的火焰,就不會懶散或逃避事奉,而是甘心樂意將時間和才能獻給祂,忠心地服侍,彰顯神的榮耀。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,當我們面對事奉邀請時,心中若有「唔得」、「唔識」、「唔想」的聲音時,願記得神是我們的救主、我們的牧者、我們的生命的主。不否定自己,因主必加能賜力;不閒懶度日,在主裡學習成長;不忘記主恩,一生盡忠事主。 願我們以柔和謙卑的心回應神的呼召,讓我們一起在主裡成長,經歷主的同在與祝福,活出忠心服侍的生命,彰顯基督的愛,將榮耀歸給神。因為我們的一生,就是要不斷在主裡盡忠,成為祂忠心的僕人。願恩典平安常與你同在,激勵你積極回應每一個事奉的機會!
|